2016- 必然
流动与免费
KK(凯文
1. 及时性(Immediacy)
所谓及时性,即比别人更早得到的权利、时效性。简单来说,就是“我虽然能够免费看,但我等不及想早点看到”。早一步比别人享受新的产品或服务、获取到新的信息,意味着先人一步、抢占先机,这样的权利和待遇甚至会让人产生优越感,无形中产生鄙视链。目前中国互联网市场上,利用这一特征设计产品功能或服务的平台比比皆是,比如优酷、爱奇艺、哔哩哔哩等在线视频应用都会向用户提供付费会员的服务,购买会员服务的用户能够比普通用户提早看到更多的视频和更新内容,利用用户无法等待的心理,吸引用户购买会员服务。爱奇艺在买下盗墓笔记的网络剧版权之后,在自己的平台上免费播放,但是会员与非会员享用这一资源的待遇却不同,非会员只能以一周一更的节奏观看,付费会员则可以立即看全集,很多非会员用户在看后面的内容时,甚至能看到部分会员留下的“炫耀”弹幕
2. 个性化服务(Personalization)
个性化服务就是差异化服务,即针对不同用户的特殊需求提供的对口服务。简单来说,即“我虽然能免费关注机构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但我有更一些非大众化的需求是这些普适性的信息无法满足的,因此想要针对我的、更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从线下来看,图书馆开展的参考咨询服务就是在利用这一特征。即通过图书馆将用户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建立联系,针对用户的问题和需求给出专业化的信息和服务。从线上来看,我想最常见的个性化服务应该就是各大电商平台的推荐系统了吧。平台用户的各项操作行为数据,包括购买行为、收藏行为、点击行为、加车行为、浏览行为等等,都会上报至数据库进行存储,通过对这部分大数据的分析,使得系统“懂得”用户近期的喜好和关注点,想用户推荐你真正“感兴趣或喜欢”的商品,增强订单转化率。线上另外一种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产品模式与图书馆开展的线下参考咨询服务非常类似,即在行一类的在线问答
3. 增值服务(Interpretation)
这个点我想大家也不陌生,即“我虽然能免费试用和体验产品和服务,但是我想要更多、更好的服务”。也就是说,购买服务或产品的花费正在变小,而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在于其后续提供的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和维护等等,这些成为了产品和服务新的盈利点。这一特征我想在各大手机应用下载平台上并不少见,拿苹果公司的
4. 品质/ 体验保障(Authenticity)
即“我虽然能免费,但是这样的产品或服务体验是十分糟糕的,我愿意付费获得更优质、更舒适的体验”。这个做法其实在很早以前的餐饮行业里就出现过,并一直延续到今天。餐厅和酒楼其实有大厅和雅间两种就餐位置,大厅往往过于嘈杂,但是却没有保底消费;而雅间则更安静、更适合谈事情,但是消费金额有最低限度。线上利用这一特征设计产品和服务的
5. 易获取(Accessibility)
这一点特征可以理解为“更容易获取和使用”,即“我虽然可以免费地整理和存储它们,但是我更希望能随时随地方便地获取它们”。目前市场上很多云端服务就是利用这一特征提供服务,例如百度云盘、微云等等,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数据和资源保存至云端,并在有需要时下载到本地进行使用即可(当然前提是你要有网路和云端
6. 实体化(Embodiment)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免费服务延伸出来的各种周边经济。比如说日本的虚拟歌姬——初音未来,其优美的声音和精美可爱的形象,让其一诞生就俘获了大批宅男的芳心,甚至还借助
7. 打赏(Patronage)
这一点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关于这一特征的商业价值已经被中国互联网市场发挥得淋漓尽致,微信公众号、文字社区、直播间等各大平台都支持打赏功能。即“我虽然可以免费成为他们的粉丝,但我喜欢能够付费表达我的赞赏和喜爱
8. 可发现性(Discoverability)
可发现性,也可以理解为引导、推荐或发现,即“我虽然可以免费自己筛选信息,但我希望能够付费让别人帮我筛选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