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写代码这三年: 阅读写作与技术成长
本文是非技术向的随笔,慎点!
- 熊写代码这三年:阅读写作与技术成长 从属于 程序熊的自我修养系列。临近毕业,随手写了篇随笔,聊以纪念我过去研究生三年间的技术之路,感谢陪伴我这三年的家人,感谢所有陪我一起打拼过的战友,感谢所有阅读过我文章的陌生人。
本文是一篇种田流水文,希望以平淡的笔触记录笔者这三年的成长。本文整体大概会包括自我定位、阅读、写作、知识殿堂这几个部分,为了避免过于正式就不分章节了。
笔者的第一份工作从大三开始,在南京某家安全公司从事安全培训与渗透平台开发,兼职做做讲师;老实说肚子里没几滴墨水却要对着台下数百听众,搜肠刮肚地忽悠他们,很锻炼面皮啊。后来某个来头不小的二代找我说一起创业吧,他想颠覆世界,问我敢不敢一起。于是我就拉着身边的兄弟走了出来,很感谢我的两个舍友那些年里给我的支持与包容,容忍了我做的那些傻逼的事情。现在想起来,我还挺佩服
笔者啰啰嗦嗦这么多,想表述的不过是认识你自己。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我们要相信勤奋是会有回报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连机器都能通过大量学习优化模型,何况智人乎?笔者是早产儿,七个月的时候出生,差一点就不能跟这个世界说你好。从小略显愚笨,弱于常人,就像笔者对于数学心有畏惧,这么些年一直没学好算法结构与机器学习。笔者也没有过人的毅力与执着的态度,到现在也没能真正的好好锻炼过,也没能如预期般学完一个课程或者看完一本书。更多的时候我是想着怎么跟自己妥协,寻找到真正能够完成的,精神与肉体上都能接受的方案。另外在将技术相关的东西之前,笔者还是希望读者能认清自己的定位,不是说一定要怀着莫大的热情才能进入
化学中的放射性元素往往有所谓半衰期的概念,即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同理,知识的半衰期则是用于衡量知识的价值随着时间流逝它消失的速度。相对变更较慢的医学知识的半衰期约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当我们阅读积累到了,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想法,并且想对这个世界说出来。笔者的写作分为两步,首先是做笔记,而后是写文章,厚积薄发,切不能强求。笔者最初做笔记的时候,很多朋友会质疑,记录的笔记真的会去看吗?是不是记录之后就能记住了?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笔者一直以来鼓励自己做笔记的动力并不是让自己不会遗忘,而是希望在下一次需要的时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学习让自己回忆起之前的东西。笔者发现身边很多人的学习能力并不弱,但是技术能力难以进步突破的问题却是在于永远都在重复学习,譬如笔者团队中秉持岗位轮换的原则,可能做几个月的服务端再轮换做一些简单的前端,但是每次都需要重新学习,看不出什么进步。罗曼罗兰说过,多数人二十或三十多岁已经死了,他们变成自己的影子,不断重复以前的自己。有时候我们的笔记会是我们生命存在的痕迹,让你能够记得自己走过的路,踩过的坑。笔者现在大概分门别类地有两千多篇笔记,断断续续地写了二百多篇文章;并不是说没有积累就不能写作,而是你没有积累很难去进行长时间的持续地写作。写文章本身不仅是让你的思想曝光于世,让别人帮你发现自己的不足;还是很好的打造个人品牌,增加自己社区影响力的好方法。
如果你是前端新人或者技术新人,很建议从尝试翻译开始;
记得包法利夫人里面有一句总结,浅薄且不甘平庸是最大的原罪;而在技术之路上,在没有知识体系的情况下,学习的知识都是相互独立,难以互相借鉴,举一反三,阅读也不过是春风拂面,一掠而过,不留痕迹,知识也就难以真正的沉淀下来。笔者非常支持认可碎片化学习的思想,但是否定在没有知识体系的情况下盲目的碎片化学习。特别是对于尚未建立基础知识体系与认知能力的同学,如果突发性地吸收过多的知识,反而会摧毁自己的认知能力。就好像传说中的吸星大法,乱吸的后果就是体内真气斑驳不堪,最终走火入魔,爆体而亡。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思维宫殿,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知我所知是对于自己能力的正确认识,知我所不知则能为自己未来的路明确些方向。笔者关于自己的对于软件世界的认知写在了
前端工程化这个词一直很火,笔者在
本文最后,笔者还是想对于所有阅读过我的文章的朋友说声谢谢,你们的支持是我前行的动力,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我能够继续完善我的知识体系中的内容,也希望能够帮助到所有花时间阅读我文章的人。诚如罗胖所说,未来的世界是时间的战场,愿意花时间阅读的朋友本身也是一种付出。笔者这些年来一直笔耕不缀,不过写的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某个领域中某个技术细节的介绍与实践总结,借这篇随笔之际,笔者也是打算以随笔的方式,描述自己对于编程的认知、感悟、猜想,因为这个系列更多的是非技术性的思考,希望能得到真正的大家指导,与其他人思维碰撞。笔者不敢取名为程序员的自我修养,毕竟笔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否称得上合格的程序员,因此取名为程序熊的自我修养
-
【程序熊的自我修养】知识体系与自我定位
-
【程序熊的自我修养】阅读与积累
-
【程序熊的自我修养】工具与实战
-
【程序熊的自我修养】产品与工程化
-
【程序熊的自我修养】编程之道: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编程范式
-
【程序熊的自我修养】
Web 前端 -
【程序熊的自我修养】服务端应用程序架构
-
【程序熊的自我修养】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